临沧试题资料

首页 > 临沧三支一扶 > 试题资料

2025年临沧三支一扶笔试备考公基考试题+答案(8月17日)

云南华图 | 2024-08-17 10:45

收藏

  1.下列与刑罚相关的适用及执行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A.甲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甲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乙因犯罪被单处罚金,由人民法院执行

  C.丙因犯罪被判处管制,由公安机关执行

  D.丁因犯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由人民检察院执行
 

  2.朱某明知酒后不能驾车,却仍将自己的车辆交由同桌饮酒的徐某驾驶。徐某驾车载着朱某回家,行驶至小区门口时被执勤民警当场查获。经检测,徐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72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徐某构成危险驾驶罪,朱某不构成犯罪

  B.徐某和朱某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

  C.徐某和朱某行为违法,但不构成犯罪

  D.因未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徐某应当免除刑事责任
 

  3.一名乘客要求公交车司机在大桥上停车,被拒绝后,遂翻过驾驶室的安全防护门用手中的购物袋击打司机。司机被击打后,将公交车急刹停在路边。这名乘客的行为构成:

  A.危害公共安全罪

  B.妨害安全驾驶罪

  C.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D.破坏交通工具罪
 

  4.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王某,16周岁,为谋取利益为他人运送毒品

  B.陈某,12周岁,为报复社会在公共场所放置自制炸药

  C.李某,15周岁,因防卫过当导致他人伤残

  D.宋某,18周岁,聋哑人,非法入室盗窃现金1万元
 

  5.侯某系A养生会所员工。一日,B足浴店股东沈某因与A养生会所发生矛盾,纠集本店员工雷某、柴某等4人,持棒球棍、匕首赶至A养生会所,殴打侯某等会所员工,雷某持匕首两次刺中侯某右大腿。其间,柴某所持棒球棍掉落,侯某捡起棒球棍挥打,击中雷某头部致其当场倒地,随后警察赶到。后雷某因严重颅脑损伤死亡,侯某与会所内两名员工为轻微伤。依据我国刑法,侯某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

  B.正当防卫

  C.故意伤害

  D.过失致人死亡
 

  6.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下列情形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A.两个驾驶员同时违章,导致两车迎头相撞,损失数十万元

  B.阿东预谋开车撞死自己的仇人,尚未实施,其仇人就被醉驾的阿西撞死

  C.阿南让不知情的汽车驾驶员将大量的毒品运往某地

  D.阿北与阿中合谋抢劫银行运钞车
 

  7.甲乙系夫妻。二人在湖边散步时,妻子乙落水,甲正在玩网络游戏,未听到乙的呼救,乙溺水死亡。甲在主观方面属于: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8.黄某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2018年刑满出狱。2021年,黄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对此,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黄某不得适用缓刑

  B.黄某不得适用假释

  C.黄某不得减刑

  D.黄某构成累犯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客轮船长在回航途中突遇台风,凭自己多年经验决定抛弃旅客携带的大量贵重货物,以减轻重量,保障旅客生命安全。此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陈某为救路中间玩耍的两个孩子,在汽车驶来的紧急时刻将他们都推进了路边水沟,其中一个孩子因头部撞上石块留下后遗症。陈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C.赵某夜晚路过偏僻胡同时,遇上持刀青年李某,在逃跑进死胡同后,赵某拿起墙角的木棒,在反抗时向李某挥去,致李某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D.村民李某见徐某的丈夫外出打工,夜晚翻进徐家,欲行强暴,徐某从枕下摸到一把剪刀刺向李某,致其重伤。徐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10.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那么甲:

  A.入狱时就被剥夺政治权利2年,2年期满后享有政治权利

  B.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还需剥夺政治权利2年

  C.在监狱服刑期间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2年

  D.入狱时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最后2年被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解析...请翻下一页哦~

云南华图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备考相关推荐
国考职位表下载入口 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国考报名入口 国考岗位位在线筛选
云南省考职位表下载入口 云南省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云南省公务员岗位在线筛选
云南事业单位职位表下载 云南事业单位报名时间 云南事业单位岗位在线筛选
文职招考职位表下载 军队文职报名时间 了解军队文职
云南三支一扶招考信息网 云南特岗招考信息网 银行春招、秋招信息网
教师资格报名时间笔试时间 云南农信社专题信息网 考编面授课程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五十三条,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罚金由人民法院执行,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五十四条,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甲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不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项错误。

  C项:根据2018年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管制不是由公安机关执行。C项错误。

  D项:根据2018年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死刑立即执行是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不是人民检察院执行。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徐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违法,而朱某明知徐某饮酒仍将自己的车辆交由徐某驾驶,两人的行为均构成危险驾驶罪,系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共犯理论,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共同犯罪。本案中,朱某明知徐某饮酒,仍将车辆交由徐某驾驶,二人在实施危险驾驶犯罪行为前有共谋、合议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的共犯,均应受到刑法处罚。

  因此,选择B选项。

  3.【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第一款规定,【妨害安全驾驶罪】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题干中乘客翻过驾驶室的安全防护门,用手中的购物袋击打司机,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其行为已经构成了妨害安全驾驶罪。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刑法》中规定了十类犯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题干中乘客行为构成了妨害安全驾驶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类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题干中乘客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构成了妨害安全驾驶罪。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陈某12周岁,自制炸药不构成犯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B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十七条第一款,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2021年版《刑法》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题干中王某运毒与贩卖毒品同罪,所以王某应当负刑事责任。A项不符合题意。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十七条第二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宋某防卫过当导致他人伤残,依然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项不符合题意。

  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十七条第一款,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2021年版《刑法》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宋某18周岁,非法入室盗窃现金1万元,构成盗窃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聋哑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依然要承担刑事责任。D项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沈某纠集雷某、柴某等人持棒球棍、匕首殴打侯某等会所员工,雷某持匕首两次刺中侯某右大腿,故侯某用棒球棍击中雷某头部导致其死亡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因此,选择B选项。

  6.【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可知,共同犯罪是指数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形和现象。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如帮助犯。D项阿北与阿中合谋抢劫银行运钞车,构成共同犯罪。

  因此,选择D选项。

  7.【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疏忽大意的过失被称为无认识的过失,即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不能预见,而是在应当预见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题干中,夫妻双方负有救助义务,丈夫应该预见,由于玩游戏疏忽,主观方面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统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减刑是指凡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包括狭义减刑的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对于累犯没有减刑的限制。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七十四条,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9.【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C项,赵某对严重危及人身的暴力行为实施防卫,构成特殊防卫而非防卫过当;D项,徐某对正在进行的强奸行为实施防卫致李某重伤构成特殊防卫,也属于正当防卫。C项错误,D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可知,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A项,旅客生命权大于旅客的财产权,船长扔下货物救人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B项,陈某保护的孩子的生命权大于健康权,符合紧急避险。AB项正确,排除。

  10.【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适用于主刑执行期间。所以,甲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还需剥夺政治权利2年。

  因此,选择B选项。

云南华图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备考相关推荐
国考职位表下载入口 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国考报名入口 国考岗位位在线筛选
云南省考职位表下载入口 云南省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云南省公务员岗位在线筛选
云南事业单位职位表下载 云南事业单位报名时间 云南事业单位岗位在线筛选
文职招考职位表下载 军队文职报名时间 了解军队文职
云南三支一扶招考信息网 云南特岗招考信息网 银行春招、秋招信息网
教师资格报名时间笔试时间 云南农信社专题信息网 考编面授课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